ACDC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
文章来源:張德蘭 发布时间:2025-07-05 07:53:55 |
ACDCAC/DC 直流/交流 AC/DC,最著名的澳大利亞搖滾樂隊 樂隊名稱: AC/DC 組建時間: 1973年 國 籍: 澳大利亞 風格類型: Album Rock(專輯搖滾) Arena Rock(舞台搖滾) Aussie Rock(澳洲搖滾) Hard Rock(硬搖滾) Heavy Metal(重金屬) 蘇格蘭的格拉斯哥,60年代時是一個淩亂擁擠的工業城鎮,經濟的不發達使得工人階級家庭生活困難。這時的許多英國人也處在經濟困難時期。而澳大利亞在戰後仍很繁榮,這塊人口稀少的大陸,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卻缺少足夠的人力去開發,很明顯他們需要鼓勵正在為生活奮鬥的英國人移民到此。因此,澳大利亞政府製定了一個龐大的移民計劃,他們允許外來人口每人隻交10磅便可以到南部去定居。。 這樣,在1963年,William和Margaret Young帶著他們九個孩子當中的八個移民來到澳大利亞。他們定居在新南威爾士的悉尼。搬到悉尼後,George Young和Johannes Jacob, Hendrickus Vandenberg及Harry Vanda組建了THE EASYBEATS。他們很快在悉尼樹立了形象,後來又成為6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最流行的樂隊。1966年樂隊挺進英國並很快在英國確立了地位。不管怎樣,他們還是在1970年解散了。Vanda和Young回到了悉尼,加入到Ted Albert新組的樂隊Albert Productions。The Easybeats的成功這時已深深地影響了George Young的兄弟Malcolm和Angus。 先是Malcolm拿起了吉他,很快從木琴轉彈電琴。在George的幫助下,他進步神速。而Angus先總是圍著他哥哥的吉他轉,直到他媽給他買了屬於自己的琴。Malcolm在15歲時離開了學校,在一家乳罩公司當機器維護技師。1971年他加入了一個叫Velvet Underground的樂隊(與Lou Reed的樂隊沒有關係),湊巧的是,他們最初的主唱也叫Brian Johnson。1972年,George邀請Malcolm和Angus加入他的新樂隊-the Marcus Hook Roll Band來錄製他的新專輯Tales Of Old Granddady。事實上,George和Harry並不重視這張專輯,不過他們認為錄製時聽聽George兄弟的意見是個好主意。這是Malcolm 和Angus在AC/DC成立之前做的第一件事。 在14歲零9個月時(離校的法定年齡),Angus離開了學校,在一個軟性色情雜誌當印刷工。此時的Angus已經有了自己的樂隊-Tantrum,他跟著他能找到的所有唱片練琴,技術精通得象一個專業的音樂家了。當the Velvet Underground在1973年解散後,Malcolm決定組一個隻有一把吉他和一個鍵盤的新樂隊。但後來Malcolm改變了主意,為增強音效他決定要第二把吉他,於是他向Angus尋求幫助。 Malcolm對新樂隊的設想是hard-edged boogie風格加長發高梆靴的時尚打扮。Malcolm又叫來了鼓手Colin Burgess--他曾經在幾個樂隊幹過,貝司手Larry Van Knedt和主唱Dave Evans。他們的名字--AC/DC,來自一個真空吸塵器的背麵。Malcolm的姐姐Margaret說:“AC/DC,應該跟電有關係。” 這個縮寫在電學中是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交流電/直流電)的意思,天真的Young兄弟是不懂它的另一個意思--兩性人的;由於這個原因,樂隊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不斷地強調他們是異性戀者。他們的第一場演出是在1973年的新年夜在悉尼的一個叫Chequers小俱樂部舉行的。他們翻唱了一些Rolling Stones, Chuck Berry和Beatles的歌。AC/DC誕生了! 在第一次演唱會後的6個月裏,AC/DC的陣容更換了很多次。鼓手 Colin Burgess的鼓手位置先後由Ron Carpenter,Russel Coleman和Peter Clack擔任;同時,貝司手LarryVan Knedt被Rob Bailey取代。 1974年6月, AC/DC的第一張單曲在悉尼的Albert錄音室錄製。當時的陣容是Malcolm Young, Angus Young, Dave Evans, Rob Bailey和Peter Clack。他們錄了兩首歌,Can I Sit Next To You Girl和Rockin’ In The Parlour,是由Harry Vanda和George Young製作的。這張單曲由澳大利亞的Albert公司和新西蘭的Polydor公司在6月發行。它成了本地區的上榜歌曲。隨後他們橫穿澳大利亞,舉行了一次大的俱樂部巡演。在墨爾本的Hard Rock Caf㩠演出後,俱樂部老板Michael Browning成了AC/DC的經紀人。Browing被證明是樂隊的精明選擇,在以後的幾年中,他為樂隊作出了不少重要的決策。他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決策是雇用了一個司機來載著樂隊到處跑;這個司機叫Ronald Belford Scott,熟悉的人都叫他Bon,也就是Bon Scott。他勸說Young兄弟給他一個機會來當樂隊的鼓手,後來又要求當主唱。在他們試用他以後,Bon取代了Dave Evans,成為樂隊的新主唱。1975年1月,AC/DC錄製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High Voltage(高壓),這時的陣容是Malcolm Young,Angus Young,Bon Scott,George Young(貝司)和Tony Kerrante(鼓手)。專輯經過10天混音後,於1975年2月發行。High Voltage馬上在澳大利亞取得了成功。專輯及它的第一首單曲Baby Please Don’t Go在3月都打入了澳大利亞排行榜。 1975年6月,樂隊發行了一張獨立單曲High Voltage(最初是為High Voltage專輯寫的,但未及時完成)。單曲發行的同時,AC/DC在墨爾本的節日大廳舉行了一場演出。他們的現場被四台攝影機從不同的角度拍下,目的是為了製作一部高水準的影帶,他們在努力嚐試引起國外大唱片公司的注意。 最終,以Phil Rudd作為鼓手和Mark Evans作為貝司手,AC/DC穩定下自己的陣容。他們的第二張專輯T.N.T.於1975年末發行。專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賣出了10萬多張, AC/DC也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搖滾樂隊。但以世界水平來衡量,這又算得了什麽呢! 當樂隊的名聲(在澳大利亞)以比他們預想的還要快的速度增長時,AC/DC卻始終沒有引起國際上的重視。若他們想在海外市場留下印象,便需要一個有市場經驗的強大的唱片公司來支持他們。 Michael Browning找到了美國Atlantic(大西洋)唱片公司住倫敦辦事處的支持。終於,1976年的春天,AC/DC與大西洋公司簽約。他們決定登陸英國進一步發展他們的事業。4月1日,他們來到了英國。 此時,AC/DC已在澳大利亞於1月間錄製了他們的第3張專輯。首先作為單曲發行的有兩首歌:A麵的Jailbreak和B麵的Fling Thing--這是一首由Young兄弟改編的傳統的蘇格蘭民歌。這張專輯在澳大利亞於9月以Dirty Deeds Done Dirt Cheap為名字發行。當他們到達英國時,朋克正風行這個國家。AC/DC在英國的第一場演出於1976年4月在倫敦西部的Hammersmith的 Red Cow酒吧舉行,接下來又在英國其他地方的一些小俱樂部舉行了幾場演出。在舉行第一次大的巡演之前,AC/DC作為Back Street Crawlers的暖場嘉賓首次露了相。這次巡演他們取得了巨大成功。 巡演快結束時,在5月14號,Atlantic公司的英國分部在英國發表專輯High Voltage。英國版的High Voltage是由他們的頭兩張澳大利亞專輯編輯而成。第一麵的歌都選自專輯T.N.T.;第二麵從T.N.T.中選了T.N.T.、Can I Sit Next To You Girl 和High Voltage三首歌,加上High Voltage中的Little Lover和She’s Got Balls。 隨著他們的首張專輯在英國的正式上市,遍布英倫二十個地方的巡演開始了,取名為Lock Up Your Daughters。AC/DC的五十分鍾的現場成了DJ和電影節目的重要素材,他們告訴其他樂隊,這便是“現場”。巡演取得了成功,雖然有些地方去觀看的人很少。 1976年7月,AC/DC每周一都在Marquee俱樂部演出。到最後,每次來看演出的人都超過了一千,而該俱樂部按規定最多隻能容納700人。在Marquee的演出證明,在76年的倫敦,AC/DC是僅有的一支做任何事都讓人興奮的非朋克樂隊。 Marquee的演出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機會,那便是在8月裏為Ritchie Blackmore的Rainbow樂隊為期19天的歐洲巡演作暖場。在這之前,他們已在德國進行了3場大的專場;在德國,High Voltage在它發行的第一周就賣了1萬6千張。 8月29日,AC/DC在英國的Reading搖滾音樂節上舉行了他們的最大一次演出,那天擠在他們麵前的歌迷足有5萬多。不幸的是,AC/DC的演出並不火爆,這顯然主要是因為觀眾不夠熱情。 1976年12月,Dirty Deeds Done Dirt Cheap在英國發行;英國版中並沒有Jailbreak和R.I.P.(Rock In Peace),它們被Rocker(選自T.N.T.)和以前未發表的Love At First Feel所取代,其中Love At First Feel將在1977年的1月在澳大利亞以單曲發行。 12月,AC/DC飛回了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巡演,標誌著8 個月的外出後AC/DC終於回家了,他們受到了征戰英雄般的歡迎。巡演結束後,他們在聖誕節作了短暫的休息。1977年的頭兩個月,他們都呆在悉尼,在 Albert錄音室裏錄製他們的第四張專輯Let There Be Rock(來點搖滾吧)。 在悉尼、墨爾本和阿德來德又舉行了幾場演出後,AC/DC於2月回到了英國,開始了他們從18日到3月1日的包括26場演出的巡演。馬上,他們又投入到了為Black Sabbath暖場的第二次歐洲巡演。據說AC/DC每晚將Sabbath的風頭搶盡。因此不幸地,Malcolm Young與Sabbath的貝司手Geezer Butler發生了口角。於是,AC/DC被趕出了巡演,他們隻好回到倫敦。 6月末, Mark Evans離開了AC/DC。就在Evans說要離開後的24小時內,Cliff Williams來到了他們麵前。Michael Browing曾經從熟人那聽說過這個人,於是他馬上與他取得了聯係。Cliff Williams過來試了一下音後,便加入了AC/DC。 四 美國 AC/DC征戰世界的下一個目標是美國。那時,英國版的High Voltage已於1976年的10月在美國發行;Let There Be Rock(來點搖滾吧)也將於77年6月在美國發行,這比歐洲早4個月但比澳大利亞晚3個月。 AC/DC的首次美國巡演在這個國家的南部開始,從夏天一直持續到冬天,從德克薩斯一直演到佛羅裏達。在佛羅裏達,他們在好萊塢的 Spartatorium於1萬3千人前舉行了第一次大型演出。美國巡演在紐約的Palladium俱樂部和CBGB’s俱樂部達到高潮。在 Palladium裏,Angus第一次用了無線吉他。 1977年10月14日,早在1、2月就錄好了的Let There Be Rock,經過了如此漫長的延期後終於見到天日。11月,專輯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17位。美國巡演在秋天結束,他們要在英國及歐洲為他們的新專輯促銷而進行第三次巡演。如人所料,這次歐洲巡演他們是主角。11、12月間,AC/DC回到美國為Rush和Kiss暖場。12月7日,在位於紐約白老匯的 Atlantic公司的錄音室裏,他們為廣播電台進行了一次演出。這次的錄音以“僅作為贈品”的名義送給了各電台的DJ,這張LP取名Live From The Atlantic Studios。今天,這張限額發行的唱片很少有保存下來的,但從那時起便有不少私下發行的。 在悉尼經過傳統的新年休息後,AC/DC與Harry Vanda和George Young一起來到Albert錄音室,於1978年的2、3月錄製他們的新專輯。Powerage於4月28日在英國發行;一個月後,登上英國排行榜的第26位。 Powerage世界巡演於4月26日開始,其中在英國包括28個主要的演出地點。英國巡演於5月29日結束;接著AC/DC又一次飛到美國,為 Rainbow,Savoy Brown, Alice Cooper, Journey, Aerosmith,Scorpions和UFO的演出作暖場。 在美國期間,AC/DC舉行了將近100場演出,包括在俱樂部的小型演出及8月在舊金山的Day On The Gree室外音樂節上的大型演出。於是,AC/DC在美國的名聲逐漸響亮。美國巡演結束時,Powerage在美國已賣出25萬多張。 Powerage巡演中的一個小冊子上的圖案成了樂隊長久期盼的一張現場專輯的封麵。這張If You Want Blood You’ve Got It(如果你需要血腥你已經得到了)於1978年的頭幾個月錄製,在10月份美國巡演結束時發行,距Powerage僅6個月的時間。此專輯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13位,也頭一次打入美國排行榜的前50名。Atlantic公司馬上發行了一張寬7英寸長12英寸的“大型”單曲,裏麵包括兩首現場歌曲 Whole LottaRosie和Hell Ain’t A Bad Place To Be。 為促銷這張現場專輯,AC/DC在11月份勇往直前地在短短18天內舉行了16場演出。在這些特別的夜晚,不管他們走到哪都有一大群跟隨者,他們幾乎已家喻戶曉了! If You Want Blood You’ve Got It是AC/DC事業成功的第一步。而此時Atlantic公司決定給他們換一個製作人。Eddie Kramer--他曾經與Jimi Hendrix,Kiss及Led Zeppelin合作過,成了AC/DC下一張專輯的第一製作候選人,但這終究沒有實現。最終的製作人是Robert John ’Mutt’ Lange。換製作人的同時,AC/DC也更換了錄音室;他們搬到了位於倫敦Chalk農場的Roundhouse錄音室。緊跟著,經濟人也換了,從紐約 Leber and Krebs機構來的Peter Mensch取代了Michael Browing. AC/DC以前並沒有在澳大利亞以外的地方錄過音,也從沒有在一張專輯上花過超過3個星期的時間,然而這一次他們卻與’Mutt’ Lange一起花了6個月在Roundhouse錄音室錄製新專輯。Lange的工作是令人欽佩的,他使AC/DC的音樂更尖銳精煉,但又保存了他們最初的迷人的自然原始風格。 Highway To Hell(地獄公路),於1979年7月27日發行,馬上就成為樂隊首張進入英國排行榜頭10名的專輯,排位第8;在美國它也打入前29名,排在第17。它甚至排在了澳大利亞排行榜的第24位,這是他們近3年來在澳大利亞的第一張上榜專輯。Highway To Hell被認為絕對是樂隊事業又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1979年剩下的時間裏,樂隊都在美國與英國巡演,但仍然沒去澳大利亞(專輯10月份才在那發行)。在美國他們隻舉行了幾次專場,一般都是為Cheap Trick, UFO和Ted Nugent的演唱會開場。但並不是所有的演唱會主角都願意與AC/DC分享歌迷的熱情,Foreigner,Van Halen和Sammy Harga就拒絕AC/DC為他們暖場。Highway To Hell巡演的英倫之旅包括了紐卡斯爾、格拉斯哥、利物浦、斯塔富德和倫敦的Hammersmith Odeon,Def Leppard為他們作了暖場,它於10月26日在紐卡斯爾的Mayfair開始,11月9日在萊斯特羊的De Monfort Hall結束。 在8月18日那天,AC/DC舉行了他們迄今為止在英國的最大一次演出,那是在倫敦的溫布利大球場為The Who暖場。盡管音響出了問題,他們還是受到了足夠的關注,這無疑擴大了他們的歌迷群。溫布利的演出提高了AC/DC的能力與信心,他們跟著The Who在歐洲其他地方舉行了更多的戶外演出。 在聖誕節回澳大利亞休息之前,他們又在歐洲舉行了一次大範圍的巡演。在巴黎的演出結束了他們的1979年,這一次的實況被拍成了一部長影帶,並於1980年以Let There Be Rock為標題發行。 1980年1月,AC/DC飛到法國出席了一年一度的Midem音樂頒獎,他們以在法國和加拿大的銷量分別獲得了一張金唱片和一張銀唱片。由於在上一次的英國巡演取消了幾場演出,他們又在紐卡斯爾和南安浦頓舉行了幾場演出。為促進當前在英國發行的單曲Touch Too Much,他們還在英國電視台的Top Of The Pops板塊目中錄了一次節目。 1980年1月27日,Bon Scott最後一次在演出中露了相...... 七 打擊 “在倫敦南部的Dulwich,有人發現33歲的Bon Scott已於昨晚死在車上。”(倫敦BBC廣播電台,1980年1月21日) 1月19日,星期二,Bon Scott到巡演經紀人Ian Jeffrey家去吃飯,大約在下去6:30離開後去了Music Machine俱樂部。當俱樂部在3點打烊後,Bon Scott與他的一個叫Kinnear的老朋友一起離開。他開車把Bon送回公寓,但是到家後,卻發現抱不動Bon,他隻好將Bon帶回自己的家。到了後,他仍然叫不醒Bon。他試圖把Bon抱出車,但沒有成功。最終,他隻好決定把Bon留在車上過夜,自己進屋上了床。 Kinnear在20號晚上醒了,於是他去看看Bon,卻發現他仍然不醒人世。他匆匆地把他送到醫院,但這已經太晚了。很明顯,Bon在來醫院以前已經死了。 2月22日,星期五,進行了驗屍。最後結論是“急性酒精中毒”。驗屍官的報告說Bon在死亡的時候胃裏還有半瓶的威士忌。那晚Bon躺在那兒,他的脖子扭曲著,後來由於嘔吐,導致他窒息而死。驗屍後,Bon的屍體被他家人空運回澳大利亞去火化。Bon於2月29日(又是一個星期五)被火化。他的骨灰於第二天葬在Memorial Garden公墓。 在Bon死後的兩個星期裏,AC/DC的成員完全不知道該怎麽做:是在缺少Bon的情況下繼續幹下去還是解散。當然,沒有Bon的AC/DC絕不是以前的那個AC/DC;他死後,AC/DC的一些東西也隨他而去。但Malcolm和 Angus覺得Bon一定不願意看到AC/DC就這麽完了,於是他們決定--繼續前進。他們又集中起來,開始了尋找新主唱的工作。 3月初,媒體就已經排出了一係列候選人:Easybeats的前任主唱Stevie Wright,一個叫Alan Fryer的澳大利亞人(他非常象Bon),還有倫敦人Gary Holton。最終定下了兩個人:Terry Schlesher和Brian Johnson。 那時,Brian Johnson正忙於賺錢,但他擠出時間去參加了試唱。他僅僅唱了兩首歌,Whole Lotta Rosie和Nutbush City Limits(這是Ike和Tina Turner的歌)。接下來的這個星期六,Malcolm打電話給他:他被錄用了。 AC/DC的第8張專輯的錄音工作在Bahamas的 Compass Point錄音室開始,製作人是John ’Mutt’ Lange。從4月到5月,他們錄了6個星期,於5月底完成。7月1日在比利時的Namur,Brian Johnson第一次在AC/DC的演唱會上露相。 Back In Black(回到黑暗)於7月31日發行。出乎意料之外,這張專輯並沒有因為Bon Scott的離去而喪失水準,實際上,這張專輯甚至可以說是樂隊有史以來最好的專輯了,以後的事實證明,它將成為整個搖滾曆史上最重要的唱片之一。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內,它便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一,並在第1名停留了兩個星期。11月,專輯登上了美國排行榜的第4名,並在頭十名逗留了五個多月。在澳大利亞,專輯也爬上了第2名。到現在為止,Back In Black共賣出了一千多萬張,成了賣得最多的重金屬專輯。 8月,AC/DC第一次以 Brian Johnson作為主唱上路開始巡演了。他們先在美國演了兩個月,接著在英國呆到了11月,最後於12月回到澳大利亞。這是他們自從Dirty Deeds Done Dirty Cheap巡演後第一次在本土的巡演。他們以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另一些演出開始了1981年。由於AC/DC成為了一個如此令美國歌迷關注的焦點, Atlantic公司於5月在美國發行他們的初期專輯Dirty Deeds Done Dirt Cheap。此專輯登上了美國排行榜的第3位並停留了4個星期,它幾乎達到了Back In Black的高度。 在1981年6月先期發行的Kerrang!雜誌上,當Whole Lotta Rosie在投票中或得最佳重金屬歌曲時,他們正式宣稱AC/DC錄製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重金屬歌曲。 1981年8月22日,AC/DC被證明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之一,他們被邀請作為主角參加一年一度的Castle Donington的Monsters Of Rock音樂節。 九 上膛 AC/DC來到了巴黎,與’Mutt’Lange一起錄製他們的新專輯。這次的工作進展並不順利,主要原因是Lange發現給這張專輯選取合適的音效非常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Lange專門從倫敦運來了一套錄音設備。 這張標題為For Those About To Rock (We Salute You)(那些搖滾的人,我們向你致敬)的專輯於1981年11月發行,馬上就取得了全世界範圍的商業成功。它爬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3名。就在新專輯發行之前,AC/DC至少有7張專輯出現在Kerrang!評選的有史以來的100張最佳重金屬專輯當中。1982年2月,Let’s Get It Up成為樂隊到那時為止的最佳打榜單曲,取得第13位。7月末,專輯主打歌曲自己爬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15位。 在美國,AC/DC的名聲還在上漲。For Those About To Rock (We Salute ou)成為他們的第一張取得美國排行榜冠軍的專輯。在美國一次巨型巡演,證明他們比以前吸引了更多的聽眾。 Cannon and Bell巡演於9月底延伸到英國。這次他們出入各大劇院舞台,也在伯明翰的NEC和倫敦溫布利大球場舉行了演出。 1982 年底,Kerrang!雜誌公布的讀者投票結果更鞏固了AC/DC的最佳搖滾樂隊的地位。AC/DC被投票選舉為“頂尖樂隊”,Angus為“頂尖吉他手”,Cliff為“頂尖貝司手”,他們還錄製了“最佳現場”,For Those About To Rock也被評為“最佳單曲”。Brian位於男歌手的第3位,Phil是第2最佳鼓手,Let’s Get It Up在最佳單曲上排在第6名。 1982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巡演,之後他們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休假。7個月後,他們開始了又一張專輯的錄製。錄音工作是在Nassau的Compass Point錄音室進行的。 錄音進行到一半的時候,Phil Rudd被開除了。那時,對這次突發事件並沒有給出任何理由。幾年以後,由於Phil吸毒已不是什麽秘密,真相便大白了。在Cannon and Bell巡演時,他曾經產生幻覺,發現有陌生人在他房裏。更糟的是,Phil和Malcolm之間存在個人矛盾。他們的關係日益惡化,最後發展到打起架來;衝突後兩小時,Phil便飛回了家,他被開除了。 新專輯是由Tony Platt錄音混音、樂隊自己製作的。1983年8月發行後,Flick Of The Switch(扳動開關)最終爬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4位。但Flick Of The Switch太商業化,在美國排行榜上隻排在第15位;在1984年Kerrang!雜誌的讀者投票中,AC/DC排在“最佳樂隊”的倒數第5位,在那年度的“最令人失望的樂隊”中排在第8位。 回到英國後,樂隊開始拚命尋找Phil Rudd的替代者。最終一個匿名廣告出現在音樂出版物上:“現聘重搖滾鼓手。如果你打得不夠重,別來應聘。”經過一些選拔後,20歲的Simon Wright獲得了這個工作。1983年10月,Simon在加拿大的Vancouver進行了第一次演出。 那個冬天,AC/DC在美國和加拿大進行了巡演。在1984年8月19日那天,AC/DC作為主角在Castle Donington的第4屆Monsters Of Rock音樂節上第一個亮相。在Donington的演出後,AC/DC又在歐洲舉行了一係列的演出,與他們一起的還有另一些“搖滾怪物”。最大的音樂節卻是1月份在巴西舉行的第一屆Rock In Rio,AC/DC舉行了兩個晚上的演出。Rio的演出結束後,樂隊又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休整...... 十一 危機 一直到85年的春天,AC/DC才集中到瑞士的Mountain錄音室開始他們新專輯的工作。由於對Flick f The Switch的自然聲音感到滿意,Malcolm和Angus再一次決定由他們自己製作。 Fly On The Wall(牆上的蒼蠅)於6月28日發行。盡管大多的評論對此張專輯持否定態度,它還是登上了美國排行榜的第7名。從專輯選出的第1支單曲Danger,僅爬上了排行榜第48位。隨同這張專輯發行的還有一部28分鍾長的影帶,也叫作Fly On The Wall,裏麵包含了專輯中的6首代表性歌曲。 Fly On The Wall世界巡演從美國開始;1986年1月,AC/DC在英國舉行了6場演出,在歐洲其他地方舉行了18場,一直到2月中旬。 2月16日,樂隊回到倫敦開始為他們的下一支單曲錄象。1月時,Shake Your Foundations成為他們自For Those About To Rock後最成功的單曲,它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24位。 美國巡演期間,恐怖小說家Stephen King--一個AC/DC的狂熱歌迷,與AC/DC進行了接觸,他問他是否可以用他們的一些老歌作為他下一部電影Maximun Overdrive(極度超速)的原聲。他還建議他們專門為這部電影寫一些新歌。美國巡演結束後,AC/DC開始在Compass Point錄音室錄音。從If You Want Blood You’ve Got It以來的第一次--Harry Vanda和George Young製作了這些新歌。在2個星期內他們就錄了3首歌:Who Made Who, D.T.和Chase The Ace。MTV於2月底在倫敦南部的Brixton Academy拍攝。 5月3日,Who Made Who(誰造了誰)發行,成了樂隊這幾年的打榜最好成績,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第16位。一個月後,專輯又爬上了不列顛排行榜的第11位。在美國,這張專輯僅達到第33位。電影在美國放映後,AC/DC又於7月開始了美國巡演。最初他們打算在9月結束,但額外的加演使得這次巡演一直持續到11月。這次巡演結束後,樂隊休息了2個月,然後又開始了新專輯的錄音工作。 經過廣泛地尋找後,最合適的錄音地點選在法國南部的Miraval錄音室。錄音工作於8月正式開始。Harry Vanda和George Young回來作為整張專輯的製作人,這是自1978年來的第一次。他們為新專輯至少錄製了19首歌,但當錄音帶送到紐約去混音時,隻有最好的10首留了下來。 此專輯的第一支單曲,Heatseeker,於1月4日發行,馬上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12位。Blow Up Your Video(摧毀你的電視)專輯本身在1月底發行,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亞軍位置,這是自Back In Black以來的最好成績。同時在美國,它也爬上了第12位。 在澳大利亞Perth的娛樂中心經過3天的排練後,巡演於2月1日開始。這是 AC/DC一年多以來的首次演出,也是自1981年以來的首次澳大利亞演出。為了使氣氛更特別,Isa和Chick Scott--Bon的父母,出現在觀眾中。這次演出中Bon Scott的歌占多數,因為在澳大利亞,Bon Scott就是AC/DC。 在澳大利亞取得成功後,樂隊回到了英國。但他們隻在不列顛的兩個城市舉行了演出,伯明翰和倫敦。在倫敦溫布利大球場的演出結束後,他們開始了歐洲巡演,直到4月13日又回到溫布利球場才結束。 但Malcolm Young將不參加即將到來的美國巡演。他急切的希望從巡演中解脫出來得到休息,主要是想戒掉在漫長的巡演中養成的酗酒惡習。那時他缺席的官方理由是他已“筋疲力竭”。 AC/DC從Young家叫來了另一位成員,他們的侄子Stevie Young。他們出發了,就好象什麽也沒發生。Stevie不光對AC/DC的歌爛熟於心,他的精力也是Malcolm的兩倍。Stevie與樂隊的第一場演出於5月3日在波特蘭舉行。 這次美國巡演被證明是AC/DC的一次巨大成功。在他們演出的各地,都或多或少地賣出了專輯,幾個星期後,Blow Up Your Video就成了繼For Those About To Rock後賣得最好的專輯。巡演在年底結束。 < 十四 剃刀 其間,Malcolm在回到悉尼後,問題已解決得差不多了。在1989年頭幾個月裏,他和Angus花時間在倫敦(Malcolm家裏)和荷蘭(Angus家裏)開始為下一張專輯寫基本riff及編曲。 當創作素材開始時,關於Brian Johnson離隊的謠言傳開了。實際上Brian並沒有離開,他隻是在美國解決他的離婚問題,還要辦理各種各樣的法律手續。這便是他不能為新專輯寫歌詞的原因。於是,Malcolm和Angus第一次在歌手不在的情況下寫完了歌詞。 此時AC/DC的陣容又起了變化。當Malcolm和Angus正為新專輯忙碌時,Simon卻與Ronnie James Dio有了接觸,Dio邀請他為他的新專輯Lock Up The Wolves打鼓。本來對於Simon來說,這隻是暫時的,當AC/DC進入錄音室時,他便會回來;然而事情起了變化,幾個月後,Simon成了Dio的正式成員。 現在AC/DC沒有了鼓手,但他們還是開始在Brighton附近的一個穀倉為新專輯排練了。11月,在他們經紀人的建議下,Chris Slade充當了AC/DC的臨時鼓手;隨著工作的進展,Chris被邀請正式加入AC/DC。 排練後,樂隊一頭紮進了愛爾蘭的Windmill Road錄音室。這次他們選擇了加拿大人Bruce Fairbairn作他們的製作人。新專輯最終在加拿大Vancouver的Little Mountain錄音室於6個星期內完成。 最先發行的是從專輯中選出的單曲Thunderstruck,它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第13位。The Razors Edge(刀鋒)於9月發行。這張專輯銷量巨大,它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4位、美國排行榜第2位。The Razors Edge使得AC/DC的全球唱片銷量總數達到6千萬張。同時,Moneytalks和Are You Ready打入英國單曲排行榜前40位。 兩部長錄相精選集也同時發行,取名Who Made Who,收錄了1980--1990年的經典歌曲,包括Blow Up Your Video和The Razors Edge中的所有歌曲。 全新的The Razors Edge世界巡演在美國開始;3月20日在赫爾辛基開始了歐洲巡演;而英國巡演於4月15日在溫布利競技場開始。歐洲站結束後,他們於5月又回到美國,開始了新的一輪。8月,樂隊回到歐洲出席Donington及其他18個城市的共20場Monsters Of Rock音樂節。其中還包括一場在莫斯科的免費演出,估計共吸引來了約50萬歌迷!莫斯科音樂會的名義是“民主和自由慶典”,是送給俄國青年最近反抗軍事政變取得勝利的禮物。這場演出向全俄進行了廣播;音樂電影導演Wayne Isham還錄製了一部記錄片,準備作為一個現場發行。莫斯科演出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意義,事實上西方搖滾樂在蘇聯是非法的,雖然AC/DC在蘇聯青年中一直很流行,但他們的磁帶隻有在黑市上才搞得到。 十五 大槍 在The Razors Edge世界巡演中,樂隊錄下了幾場演出,其中包括具有紀念意義的莫斯科現場。Donington的演出也被導演David Mallet用不下22台攝影機錄下。 這是第一次有Brian Johnson的現場專輯,定於1992年10月29日發行,標題僅一個詞----Live。製作人是Bruce Fairbairn。這張現場發行的版本有幾種,包括一種有14首歌的單CD,一種特殊包裝的有23首歌的雙CD,還有一種有23首歌的磁帶。 在這張現場發行之前的10月5日,發行了單曲Highway To Hell(Live)。而且在年底時,還發行了標題為AC/DC Live At Donington的現場影帶。這部影帶是用高質量的35毫米膠片拍攝的,把AC/DC的現場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比以前的Let There Be Rock有十足的進步。 1993年夏天,AC/DC為Arnold Schwarzenegger(阿諾德-斯瓦辛格)的電影Last Action Hero(幻影英雄)寫了一首新歌,Big Gun。這部耗資昂貴的影片遭到了慘痛的失敗,但它的電影原聲專輯(包括了Alice In Chains,Queensryche,Anthrax,Def Leppard,Megadeth,Tesla,Fishbone和Cypress Hill)卻相當成功。Big Gun是由Rick Rubin製作的,由亞特蘭大公司於6月28日作為單曲發行。Big Gun的MTV中,Schwarzenegger穿了一身學生製服,那是仿照Angus穿舊的製服做的。 另外,一部長時的影帶For Those About To Rock We Salute You推出。這部84分鍾長的影片記錄了著名的莫斯科演唱會,那次出席的所有樂隊都包括在內:AC/DC,Metallica, the Black Crowes, Pantera和E.S.T.。 十六 堅如磐石 1995年初,有傳聞說Phil Rudd要回來。事實上在上一次巡演結束時,Malcolm和Angus在新西蘭碰到了Phil,他問還有沒有機會與他們一起合作。所以當樂隊年初在英國排練時,他們叫他過來打鼓。 AC/DC在紐約開始錄製新專輯,但對音效的不滿使他們決定搬到洛杉機的Ocean Way錄音室去,在那兒他們找到了滿意的聲音效果。由於有Big Gun的成功,樂隊選擇了Rick Rubin作製作人。 在95 年9月的頭幾天,從新專輯中選出的第一支單曲Hard As A Rock發行了。專輯本身,Ballbreaker(碎球者),在9月22日發行。伴隨Ballbreaker的第一支單曲,樂隊還錄製了一部影帶,這是樂隊與導演David Mallet的第七次合作。為排這部錄象,倫敦地區的400名歌迷被帶到了位於Windsor的Bray攝影棚的音響舞台。Angus占了影片的大部分鏡頭,他被吊在位於半空的一個巨大的破損的球上,最終他在一片散落的糖果玻璃和爆炸煙霧中衝過了一扇窗口。 The Ballbreaker世界巡演於1月12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開始,THE POOR為他們暖場。但美國巡演進行了僅僅兩個星期,他們就被迫取消了4場日程安排,因為Brian Johnson的父親意外去世。Ballbreaker世界巡演的美國部分於4月4日在達拉斯結束。20日,歐洲巡演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開始,這次的開場嘉賓是一支英國樂隊THE WILDHEARTS。7月,他們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裏的舉行了3個夜場,其中第二場錄了像,準備製作一部影帶。歐洲巡演於7月13日在法國的波爾多結束,那次相當於一個小的音樂節,參加演出的還有THE WILDHEARTS、法國的SILMARILS及巴西的激流金屬樂隊SEPULTURA。 在一係列的演出結束後,AC/DC仿佛進入了停滯期,獻有新作問世。97年的時候,他們將Bon Scott時期的一些現場錄音和未發表版本結合到一起發行了雙張專輯Bonfire(營火)。對於那些從80年代開始聽搖滾的歌迷來說,這套專輯無疑是個福音,因為他們終於可以聽到更多Bon Scott的聲音了。 由於重金屬和主流搖滾的普遍低落,AC/DC直到2000年初才發行了全新專輯 Stiff Upper Lip(麻木上唇),這張專輯的發行引起了全球性的關注。專輯的風格依然是AC/DC式的硬搖滾,幾乎和他們20多年前的專輯沒有多少區別。盼望已久的歌迷迅速在世界各地使這張專輯成為金唱片,雖然它的評價並不是非常好,但是AC/DC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足以讓所有人敬佩不已 2008年,AC/DC發行了頗受好評的最新專輯<Black Ice>,銷量驚人。 AC/DC專輯列表 1975.-.High.Voltage.(Australia.Only) 1975.-.T.N.T.(Australia.Only) 1976.-.High.voltage 1976.-.Dirty.Deeds.Done.Dirt.Cheap.(Australia.Only) 1976.-.Dirty.Deeds.Done.Dirt.Cheap 1977.-.Let.There.Be.Rock.(Australia.only) 1977.-.Let.there.be.rock 1978.-.Powerage 1978.-.If.you.want.blood.you’ve.got.it 1979.-.Highway.to.hell 1980.-.Back.in.Black 1981.-.For.those.about.to.rock 1983.-.Flick.of.the.switch 1984.-.74.Jailbreak 1985.-.Fly.on.the.wall 1986.-.Who.made.who 1988.-.Blow.up.your.video 1990.-.The.razors.edge 1992.-.ACDC.Live 1995.-.Ballbreaker 1997.-.Live.From.The.Atlantic.Studios 1997.-.Let.There.Be.Rock(The.Movie.-.Live.In.Paris) 1997.-.Volts 2000.-.Stiff.upper.lip Rare,.Rarer,.Rarities 2002.-.Gold.Album(1974-2000) 2008.-. Black Ice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下一篇:A股穩定發展既需長錢也要短錢 |
相关资料 |